资讯 更多 >>
苏东坡是个挺着大肚子的吃货?国博...
抖音留不住头部主播?东方甄选进军...
2022安徽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招聘城...
以爱为名 却给孩子设“囚笼”
5G+工业互联网,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助...
文艺理论丨肖学周:为新诗赋形——...
华西股份8月24日快速上涨
中新赛克:8月23日融券卖出1000股,...
【深度】中国航天航空产业进入加速...
锁鲜黑科技让夏天荔枝冬天吃
动态更多 >>
5G手机哪一年上市的?5G手机最多能...
新智认知: 新智认知数字科技股份有...
郑州银行董秘回复:我行董事长是否...
你们,温暖了2021
西安市新增27个中风险地区 目前有1...
广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哈尔滨市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
寒潮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四川盆...
昆明至哈尔滨一航班发现1名入境复阳...
陕西研考:封控区内考生在原报考点...
会展 更多 >>
美籍酿酒师在崇礼:中国是第二故乡...
河南项城报告2名疑似新冠肺炎病例 ...
浙江绍兴确诊病例首次零新增 上虞...
广西东兴实行全员居家隔离 启动口...
新疆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富春山...
云南瑞丽市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结果...
内蒙古满洲里累计治愈出院本土确诊...
孙海洋夫妻驱车山东阳谷:还在为孙...
大国工匠追梦“玉米强国”40载:用...
让南海“海洋热带雨林”斑斓多彩
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资讯 > >> 正文
 
苏东坡是个挺着大肚子的吃货?国博研究员朱万章:“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吃饱”|东坡大家讲
来源:封面新闻     时间:2023-08-24 22:24:45

封面新闻记者 王越欣 摄影 陈羽啸


(资料图)

东坡究竟长啥样?随着一张张历代画像的呈现,苏轼真容在三苏祠的一场讲座上慢慢“揭开”。

8月24日上午,“东坡大家讲”名家讲座迎来第六讲。在三苏祠博物馆东坡书院里,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古代绘画研究所所长朱万章围绕苏轼肖像的形塑与传播,展开了精彩的论述。

朱万章向大家讲解中

“由此可见,苏东坡肯定是中等个子、胡须不多,不胖甚至有点瘦,右颊有几颗黑痣是标配。”随着100多张PPT 中对古今苏轼的画像的梳理,朱万章一步步向大家“还原”了苏轼真容。

而对这个有意思的话题,现场观众仍然意犹未尽。讲座尾声,4位青年传习志愿者继续向朱万章所长请教。

讲座现场

谈东坡真实形象

中老年形象居多,“不是大肚子”

第一位志愿者陈敏结合平时对苏东坡书画作品的关注,发现在古今绘画中,苏东坡以中老年形象居多,没有青年乃至少年时期的样子,这是为什么?现场陈敏向朱所长表达了他的疑惑:“按理说苏轼21岁中进士后声名鹊起,应该也有人为之画像,但似乎都没有流传下来呢?”

针对陈敏的提问,朱万章从两个方面解答。朱万章表示,一方面,苏东坡很多画像是由他的好朋友李公麟所画,而苏东坡和李公麟交好时,早已成名成家,年近50岁,所以现在流传较多的都是中老年的形象。

而至于为何没有苏东坡年轻时的画像留世?朱万章表示,这不仅仅是苏东坡,王维、李白、杜甫等文化名人,乃至各朝皇帝等历史名人都几乎没有看到有年轻时的画像。因此,这在中国历史上,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或许在苏东坡年轻时,有人为他画像或者由自画像,但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流传下来。”

朱万章展示的东坡形象

第二位志愿者张丹也很关注苏东坡的形象。“许多画像中,苏东坡都是大腹便便的形象,这是否与他是美食家、是个吃货有关?历史上真正的苏东坡究到底是不是个大肚子?”

的确,苏东坡是个超级吃货的形象深入人心,似乎一路被贬却一直在吃。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历史上约有66道菜都是因他而生,东坡鱼、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豆腐……

“关于苏东坡爱吃,甚至有一种说法,‘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吃饱’。”朱万章笑着解释道:“但事实上苏东坡并不是个大肚子,是身材比较清瘦的。那之所以后世会呈现出许多大肚腩的画像,可能和流传的东坡退朝后的故事有关。”据明代《东坡笔记》记载,有一次,东坡退朝回家,吃完饭摸着肚子,问身边的人他肚子里面是什么,有人说是一肚子墨水,有人说是智谋,苏东坡都不以为然。只有王朝云笑着说,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所以根据记载和一些绘画作品,可以推断,苏东坡大肚腩的形象,多是后世文人对东坡形象文学化的演绎。”

谈东坡精神画像

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人人都喜欢他

其实,在大多数人的心中,东坡先生的画像是一个精神画像,第三位志愿者郭崮也这样认为:“我们遇到挫折时,经常就会从东坡先生的诗词中汲取力量。”她想知道,在朱万章老师看来,东坡先生对世人激励体现在哪些方面?同时,她也好奇,朱万章心目中的东坡精神画像又是怎样的?

朱万章表示,苏东坡之所以受到历代文人的崇敬和追捧,最主要的原因则是他的精神和生命意识。他的洒脱,他的情趣,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在挫折和逆境中随遇而安的精神境界。“所以苏东坡的精神画像,更多的是源于他乐观旷达,超然的人生态度,这既是我想象中的,也是千百年来无数人心目中的东坡精神图像。”

事实上,从宋朝到现在,苏东坡的人格形象已经发展成为完人、圣人这样毫无缺点的形象。“那这个过程中,受到了哪些因素影响?”第四位志愿者——古代文学研究生罗睿沣便从接受史的文学专业角度,向朱万章老师提问。

志愿者罗睿沣提问

对此,朱万章表示,后人对苏东坡的接受和喜爱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两宋时期,苏东坡的地位还并不是太高,直到明清时期,苏东坡渐渐被更多文人接受和推崇。这个过程中,明清时期唐寅、杨翁方纲等重要文人在苏东坡的推广和传播中起了重要乃至引领的作用。“这些人是苏东坡的粉丝,而自己本身在文坛上的地位也比较高,就很容易影响和带动其他人。”

此外,朱万章说,苏东坡本身就是个全才,无论是诗词文章、绘画书法等各个方面都颇有建树,再加上性格好,上至皇帝,下至平民,人人都能接受他喜爱他。“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也是他的个人魅力所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